摘要:養殖場車輛的清洗消毒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環節之一,車輛洗消中心承擔著對運輸車輛及人員、物品進行清洗、消毒、烘干的功能。當前我國部分豬場存在建設成本高、清洗消毒重視程度低、消毒檢疫監管不嚴及懲處力度弱等問題,而未做好車輛洗消中心建設工作,難以充分發揮清洗消毒的防控作用。這提示:企業應承擔起防疫的主體責任,充分認識建設洗消中心的積極意義;政府應加大財政補助與技術支持;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和增加懲處力度,構建聯合執法機制,形成執法監管合力。
全球非洲豬瘟防控經驗表明,該病根除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當前非洲豬瘟病毒在我國已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我國相對落后的生豬生產消費方式等因素,導致當前非洲豬瘟形勢復雜嚴峻。據調查,我國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主要有3個方面:生豬及其產品異地調運、人員車輛攜帶病毒傳播和餐廚剩余物喂豬。在現已查明病毒來源的111起家豬疫情中,人員車輛攜帶病毒傳播占比達到了41.5%(46/111),其中豬場車輛帶毒傳播又是重中之重。本文闡述豬場車輛洗消中心的存在意義,分析其建設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旨在引起業內人員的重視,從運輸環節降低病毒傳播風險,進一步防控非洲豬瘟。
車輛洗消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政策法規要求
《動物防疫法》第四十四條規定,“運載工具在裝載前和卸載后應當及時清洗、消毒。”農業農村部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切實加強生豬調運監管工作的通知》(農辦牧〔2018〕64號),要求動物外調必須憑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運輸車輛清洗消毒證明,方可裝運外調。由此可見,建設養殖場洗消中心,嚴格車輛的清洗消毒是積極響應防疫政策的明智之舉。
動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攜帶病毒的運豬(或飼料)車輛在豬場與豬場之間、豬場與屠宰場之間、豬與飼料廠之間流通,存在交叉傳播風險。傳統消毒池存在消毒藥易失效、車輛消毒不徹底等問題,難以滿足防疫工作的需要。養殖場洗消中心承擔著對進入豬場的車輛進行清洗、消毒和烘干等功能,以及對隨車人員和物品的清洗、消毒功能,既快速、高效殺滅絕大多數病菌。又因其“單向流動”的洗消模式,形成以豬場為中心的多層生物安全防護圈,使得環境載毒量從外到內層層遞減,真正發揮安全防控作用。
洗消中心功能劃分
合格的洗消中心需具備劃分完善的功能單元,科學高效的洗消程序和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統。
劃分完善的功能單元
洗消中心可劃分為預處理區、清洗區、高溫消毒區3部分,包括值班室、洗車房、干燥房、物品消毒通道、人員消毒通道、動力站、硬化路面、廢水處理區、衣物清洗干燥間、污區停車場及凈區停車場等。洗消中心設置凈區、污區,洗消車輛必須單向流動。有條件的豬場還可以在洗消中心中建立檢測室,對水質、消毒劑等洗消用品進行監測,同時對消毒效果進行檢測評估,確保洗消效果(圖1)。
科學高效的洗消程序
洗消程序:污區進入—預處理區準備—進入清洗區—初次清洗—泡沫浸潤(15 min)—二次清洗—瀝水干燥—進入高溫消毒區—消毒(30~45 min)—烘干(70 ℃,30 min)—停放凈區。按照先內后外、先上后下、從前到后的順序進行,泡沫浸潤、消毒劑作用、瀝水干燥、高溫烘干等程序均要達到最低作用時間,同時要密切關注沖洗水壓、水溫等細節,確保洗消效果。
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統
在洗消中心各區域安裝實時監控系統,值班室呈現監控畫面,同時鏈接手機客戶端,實現對洗消過程全流程監督。另外,對洗消全過程進行錄像備案,做到全程可視化、可追溯,這既能保證車輛洗消程序符合標準,又為車輛洗消檢疫提供證明。
洗消中心建設要點
管理模式
建立精細化管理模式,通過明確責任、抓住重點、細化制度、強化檢查等方式,建立部門間溝通協調、專人巡查登記等工作機制;健全領導、組織、執行、檢查、獎懲、培訓等方面規章制度;制定洗消程序和效果驗收標準,以達到科學管理、規范洗消的目的。
選址與設計
洗消中心選址應在豬場3 km附近,距離其他動物養殖場/戶大于500 m。設計符合“單向流動”原則,保證污區和凈區分離,避免交叉污染??紤]風向、排水等具體細節,保證污區處于下風向,外部排水由凈區排向污區,并設置污水處理區。
基礎建設
基礎建設要具備冬季保溫能力以及自動排空防凍、防腐蝕功能。清洗車間內置防腐鋁塑板或其他耐腐蝕材料,設置清洗斜坡(5%坡度)便于車廂內部排水;烘干車間要做好保溫及密封,保證高效烘干。烘干車間兩側建耳房,便于熱風流通循環。
清洗車間和烘干車間,要結合車輛尺寸建設。清洗車間與烘干車間間距一般在20 m以上,中間設置車輛瀝水區,減少污區與凈區的交叉污染。
建設推廣中存在問題
洗消中心建設綜合成本高
一是建設經濟成本高。洗消中心的功能單元多,設施設備要求高,智能化系統維護煩瑣,加上基礎建設等一系列工程,建設成本多為數百萬元,對養殖企業造成較大負擔。二是選址困難。場外選址因土地性質和用途等問題,須經國土部門批準建設,而場內選址要結合現有廠區環境,綜合考慮實用、安全、環保等多方面因素。三是污水處理復雜。洗消完成后涉及污水處理工作,存在環境污染隱患。
對清洗消毒認識不足
在對非洲豬瘟疫情處置督導中發現,發病豬場均存在人員車輛消毒不規范、不徹底的問題,半數以上的發病豬場不進行車輛清洗,車廂、輪胎還殘留著動物糞便等污物即進行消毒程序。簡言之,養殖企業對清洗消毒的防控作用不明晰,對清洗消毒認識不足,難以高效落實防控措施。
消毒檢疫的監管不嚴,懲處作用不明顯
在檢疫監管方面,洗消中心建設缺乏相關檢疫標準,即只對運輸車輛的消毒與否作了強制規定,但對消毒效果評估未作明文規定。這造成官方獸醫在檢疫出證時,對車輛是否消毒僅憑詢問,而沒有憑證;發現運輸車輛有明顯的糞便等污物殘留時,由于沒有消毒效果評估標準,導致行政處罰缺乏有力證據;在法律懲處方面,《動物防疫法》第七十三條規定,“運載工具在裝載前和卸載后沒有及時清洗、消毒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因違法成本過低,難以起到法律震懾作用。
有關思考
完善頂層設計,建立行業標準
一是明確車輛消毒檢疫的評估標準和處罰標準,以做到評估和處罰有據可依。二是建議將車輛洗消證明補充到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中,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備案過的洗消中心開具洗消證明,官方獸醫在出檢疫合格證時回收洗消證明,做到不消毒不出證,建立長效機制,實行全鏈條監管,以達到消毒滅病的目的。
做好政令宣貫,強化責任主體的消毒意識
針對養殖場車輛清洗消毒措施落實不嚴等問題,需要從根本上提高其對消毒工作的認識。一是政府要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報刊、橫幅等紙媒及微信、官網、影音等新媒體,多形式、多渠道提升養殖場消毒意識。二是養殖企業自身要承擔起防疫主體責任,充分認識到清洗消毒的關鍵作用,主動發揮防控功能。三是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搞好科學研究,加大對洗消劑種類與作用時間、沖洗水壓與水溫、檢測方法與效果評估、監控管理系統等細節的實踐研究,對洗消關鍵環節進行完善,提升洗消效果。
政府加大財政補助和技術支持
各地農業主管部門可為建設洗消中心爭取政府財政支持,對符合標準建設的洗消中心提供財政補助;組織權威專家對洗消中心的建設進行技術指導和效果評估,為洗消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持。
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執法監管合力
一是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接到生豬產地檢疫申報后,應當嚴格查驗運輸車輛清洗、消毒情況,發現運輸車輛有未按規定進行清洗、消毒的,按照《動物防疫法》有關規定依法行政。二是聯合交通運輸、公安等多部門力量,密切部門間協作配合,強化聯合執法,完善各項監督管理機制,適時開展專項聯合檢查活動,嚴厲打擊運輸車輛不落實消毒檢疫等違法違規行為,形成監督執法的強大合力,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
上一篇:救護車洗消站建設規范方案
下一篇:食品車間工器具的清洗消毒
醫院洗消中心建設案例
Spray Cooling
標準化洗消中心案例
Spray dedusting
全智能院前洗消中心案例
Landscape Fog
洗消通道案例
Environmental humidification
救護車洗消中心系統案例
Spray Deodorant
多功能一體移動方艙案例
Fountain sprinkler
環境加濕案例
Disinfection purification
人員洗消系統案例
Air conditioning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案例
Water treatment
車輛消毒通道洗消中心案例
視頻展示案例
Video Show